
2025年8月31日,伴随并网合闸的清脆声响,绍兴市属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发电一期项目顺利实现全线并网,这不仅标志着绍兴首个集“光储充风+数字孪生”于一体的柯岩低碳示范服务区成功落成,也意味着绍兴高速全线迈入“绿电时代”。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征程中,浙江国企树起又一座里程碑,将“每一次停留都为地球减负”的愿景,从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与成效。
把国家战略落到“看得见的项目”
2021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交通运输领域因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0%以上而被视为“必答题”。杭州市能源集团下属新能源投发公司联合绍兴市交通集团,主动认领“考卷”,合力打造柯岩低碳示范服务区这一标杆服务区,并在绍兴高速全线站点同步推进光储项目建设。从立项到并网仅用180天,跑出了国企项目建设加速度。
从“盆景”到“风景”,31个站点织就绿色能源网
为高效盘活绍兴市属高速沿线场站屋顶、车棚、互通区等长期闲置资源,项目创新采用“小投入、低风险”模式,覆盖柯岩、回山、镜岭等31个服务区和收费站,全面植入分布式光伏,致力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光伏全覆盖。
如今,项目一期已全面建成,8.1兆瓦绿电系统覆盖25个单元31个点位,年减排约6200吨二氧化碳。一个个分布式发电点串成一条清洁能源走廊,成为浙江高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绍兴市属高速分布式光伏项目不仅从整体上提升了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还建成绍兴首个“光伏+高速”合作投资样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范本。
“1个大脑+4大系统+3个100%”的柯岩样板
走进柯岩服务区,2388块高效单晶组件在车棚顶部整齐铺展,像给停车区戴上“太阳帽”;10台120千瓦双枪超充桩一字排开,10分钟补能300公里;2台10千瓦垂直轴微风风机随风轻转,24小时零市电照明……
“数字孪生大脑”通过三维模型1:1还原服务区实景,实时映射发、储、充、碳全链路,20年发电量、碳减排、经济收益一屏可视,成为管理者“一键汇报”的领导驾驶舱。凭借这套“1个大脑+4大系统+3个100%”架构,柯岩服务区可实现:
· 绿电覆盖率超50%,年均可节省电费约70万元,减碳1170吨,相当于植树6.5万棵;
·可再生电力年度消纳100%、运营期碳排放100%中和、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关键数据全部接入国产云平台,产业链自主可控。
项目按照“浙江省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杆项目”高标准建设,并计划争创“全国绿色低碳示范服务区”“国家级低碳科技创新奖”等国家级荣誉。
彰显国企担当,交出亮眼答卷
绍兴市属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发电一期项目的建成投运,不仅实现了绿色电力的稳定供应,更在民生服务、产业带动与生态效益等三个维度形成多赢格局,交出三重满意答卷。
民生答卷——服务区投运的120千瓦超充枪,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手机扫码即可查看本次充电“碳减排量”,绿色出行从此有了“计量单位”。
产业答卷——带动省内光伏、储能、微风发电、智慧能碳管理等上下游企业,形成“国资领投—民企跟跑—集群共赢”的绿色产业雁阵。
绿色答卷—— 预计年均可减少标准煤消耗2320吨,减排二氧化硫47吨,以实际行动为绍兴这座千年古城增添清新亮色,书写了杭绍两地国企紧密合作、积极服务“双碳”目标的创新实践。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