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5G,邓中亮让中国定位导航领先世界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8-17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全时域、全空域、高精度、高鲁棒的定位导航。

说这话的人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中亮。作为业界顶尖科学家,邓中亮还有多重身份,比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灾备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项目负责人等等,也证明了邓教授在学术领域的重磅地位。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邓中亮

许多人可能好奇,定位导航这技术的应用点在哪里?除了日常出行定位,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还有哪些?未来定位导航技术的领先会为国家发展、大众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邓中亮教授,也同时打开了定位导航领域新世界的大门。

从“天网”到“地网”,定位导航领域面临新课题  

当今社会中,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最为依赖的数码设备,而出行使用导航也是当下许多人的习惯。但如果稍有留意你就会发现,无论是高德还是百度,都会有“北斗卫星为您导航”的提示,这也是北斗卫星导航商业化应用的最直接体现。其实从2020年7月31日我国开启了全球服务伊始,北斗卫星导航就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通信、电力、交通、测绘等多个领域,如今更是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成为了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但卫星导航应用也不是万能的。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当我们身处室内,比如办公室或者商场的时候,卫星导航定位就会出现比较大的误差,手机也会提示“卫星信号弱”,这时候的定位系统就需要一种全新的室内定位方式。正如邓中亮教授在采访中提到的——“遮蔽空间和半遮蔽空间的环境非常复杂,卫星信号往往无法到达,可能被阻挡或干扰,这就产生了与我们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展开过很多研究,也提出了包括图像、无线、地磁、惯导等多种室内定位技术类型,其中仅就无线定位技术来说,就包括Wi-Fi、BLE、UWB、ZigBee、RFID等多种类型,可谓是五花八门、千头万绪。而面对这些选择,邓中亮教授在经过多年钻研与探索,提出了天地一体定位架构,通过北斗+移动通信网等多源融合定位等系列新技术,突破了异构系统融合定位难题,实现跨物理层的信号融合,使得天地一体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     

“5G是‘地上的网’,北斗是‘天上的网’,5G解决地面复杂空间信号覆盖的问题,北斗解决时间基准的问题,北斗+5G的融合与相互赋能带来了海量的高精度、高时效的地理大数据”,在谈到技术优势的时候,邓中亮教授介绍说。在他看来,5G网络的最大优势就是速度快、时延低、允许接入的用户多,现在也有了高精度定位的能力;而北斗系统,无论是测速精度还是授时精度、包括服务的可靠性都在行业前列。如此一来,二者的结合就可以满足全覆盖的高精度需求,发挥强强联手的优势。       

这也解释了邓中亮教授研究的初衷。作为业界顶尖学者、2014年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邓中亮教授在无线定位理论、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领域深耕了20多年,也多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发表核心论文超20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超百项。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北邮核心团队已经培养了国内外博士20余名,硕士200余名,为我国网络与位置服务领域培养了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和产学研人才,为构筑国家无线定位领域研究与教学高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厘米级定位,打造世界领先的定位平台      

早在2014年,在国家多个部委支持下,邓中亮教授带领团队研制了“羲和”系统,提出了高精度定位与通信融合的新型信号体制,把通信网变成了一张既能通信网、又能高精度定位的网。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