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持续“升温” 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质量如何提升?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7-12

近期,新型储能行业因其可观增长潜力而持续升温。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新型储能项目去年一年新增装机规模就达到22.60GW/48.70GWh,比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火爆的市场背后是愈发激烈的竞争。锂电大厂,家储、光伏龙头纷纷入局,还有许多跨行企业在资本的加持下进入战场,显现出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等问题。与此同时,海外电池项目接连发生事故,安全问题愈发引起公众关注。因此,新型储能产品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质量提升,保障储能系统的高安全、高可靠性、长寿命,对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落实、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面临着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风险的严格把控、环境和资源影响考量、跨区域统一标准与其他法规政策的协调等诸多挑战。

对于研发设计生产企业而言,同样面临着众多挑战。如由于储能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较高,产品的快速技术迭代,使得确定合适的检测手段具有挑战性;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可能会增加热失控等安全风险,如何平衡电性能和安全性这两者是一个难题;储能产品需要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可靠性,预测和验证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寿命和可靠性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要控制生产成本以保持价格竞争力,又要保证产品质量不打折扣,这需要精细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此外,不同客户对储能产品可能有特定的性能、尺寸和功能要求,在满足这些定制化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质量的一致性。

对于应用企业而言,储能系统涉及众多设备和组件的协同工作,系统集成难度大,复杂性高,施工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体性能,而且大容量的储能系统运行过程安全风险大,对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要求极高。

目前,在储能设施/电站技术验收、计量、维保方面,国家和地方均无明确的质量监管主体要求和成熟的法规要求,在市场准入、计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隐患。

可以预见,未来监管部门将会加强对大型储能设施的安全排查与规范管理。在极致安全观下,储能的“安全牌”几乎拥有一票否决权,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无疑是设备采购关键的考量因素之一,这对储能产品的质量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用检各方通力合作。  

作为综合实力领先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全产业链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广电计量建立了新型储能产品一站式计量检测总综合服务平台,在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并前瞻布局建立“新型储能技术及系统验证重点实验室”,以博士团队带头,开展电化学储能、氢储能、重力储能、机械储能、空气储能的试验验证技术研究。

在华北、华东、华南储能产业聚集区,广电计量布局了共计5个新能源实验室,可为储能领域上游原材料及设备工业、中游储能系统集成、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提供计量检测、科研服务、评价咨询、规划设计、认证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全面保障储能产品在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使用、退役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可靠性,保障储能系统运行的高安全、高可靠性、长寿命。

新型储能产业链示意图

广电计量持续着力构建“源—网—荷—储”全栈式试验验证与测试评价平台,至今已为中国船级社、国内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国内锂电池知名企业等提供技术服务,牵头完成广东省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动力电池系统检测评价技术研究”,突破了动力电池关键性能参数测试与评估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估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评估技术三大关键技术。今年6月,与宁德时代授权储能系统集成商“新瑞能源”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打造服务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质量提升的计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未来,广电计量将持续深化新型储能业务布局,完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技术服务能力,打造新型储能产品检验检测与认证评价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聚焦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氢储能、重力储能、机械储能、空气储能等前沿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突破,推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践行国企担当,大力推进内部实验室储能改造,以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热点会展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