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从根本上来说,“良法善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也是法治精神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从二者关系来说,“良法”是法治的价值标准和理性追求,“善治”是法治的运作模式和实现方式,“良法”与“善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现代法治、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和精髓。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强化依法治企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要以法治为引领,建立全员普法教育长效机制,将法治融入管理,建立科学精细的企业管理制度,强化法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法治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法治和改革是当今发展的两大主题,是当前的时代潮流,改革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进行,这样才能对改革形成保障。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和改革相辅相成,必须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只有依靠良法善治,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目标才能得以完全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面临着日新月异,斗转星移,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将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课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加强法治企业建设,用法律手段为企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确保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竞争、依法发展、合规经营,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影响力与抗风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
法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
依法治企是强企之基、兴企之本、健企之策,是企业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对于企业长效发展的保障作用,国有企业更要紧密结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使命,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工作。坚持全面覆盖,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把依法治企要求全面融入企业决策运营各个环节,贯穿各业务领域、各管理层级、各工作岗位,努力实现法治工作全流程、全覆盖,同时突出依法治理、依法合规经营、依法规范管理等重点领域法治建设;坚持三个“融入”,提升依法治企水平。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企业决策、融入企业管理、融入企业文化”,有效整合资源,增强工作合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法治建设大格局。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国有企业法务工作不仅要做“急诊科大夫”,及时妥善处理各种重大风险事件和纠纷案件,更要做“保健科医生”,立足于治“未病”,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嵌入相关业务流程,为企业科学决策和健康发展提供精准的法律意见。
法治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规范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通过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有力保障和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今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法治来规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进一步筑牢法治基础,密织法律之网,强化司法之力。贯彻落实《意见》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在“良法”基础上实现“善治”。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历史进程中要发挥好“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2022年是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作为国有企业更要切实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中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法治工作只有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全力做好支撑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以良法为矛,让善治身披锋芒;以善治为盾,让良法固若金汤。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只有懂法的企业才能发展更好、更易存活,一个能够生存数十年以上的大型企业,总是靠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来保障的。依法治企任重道远,还需要让良法善治薪火相传,久久为功,才能让法律风险越来越少,经营效果越来越好,也才能保障企业行稳致远。
(作者系: 国家二级法律顾问、高级经济师,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保分公司 副总经济师 余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