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米八的大个头,体型微胖但步伐矫健的孔博昌,二十年来在工程建设外协领域,努力扮演好一名工程铁军的三个角色:当好工程建设的“开路先锋”、成为工程外协的行业“大拿”、甘于岗位奉献的幕后英雄。
当好工程建设的“开路先锋”
管道工程建设从设计,到施工,前提和基础是获得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撑和手续批复。孔博昌负责的就是这样的开路工作,在协调办理工程建设手续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时为了一个手续批复,他就像铆钉那样长期扎根在当地,直到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手续办好。
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的外协员工,孔博昌先后参加永清-唐山-秦皇岛输气管道工程、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等10余个项目的核准手续办理,公司管道途径的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等地区均有他努力奔跑、一路领先的橙色身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孔博昌把这种攻坚热情和工作激情一直保持至今。面对工作,他总是主动请缨,用他自己话说就是:“我能行,我可以”;面对困难,他从不退缩,不怕“碰钉子”。在外协工作中,他经常带领组员冲在工程施工的一线,奔波在政府和各参建单位之间,协调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工程建设。
有时候一个手续需要持续几个月、跑上十几甚至二十几次,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力。孔博昌却能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敢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硬钉子”。他总说:“钉子拔光了,路也就畅通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一晃二十年了,在此期间,孔博昌带领部门员工完成了公司10余个项目的建设工作,特别是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都离不开他奋斗的身影。他的乐观积极、勇敢无畏、乐于付出,影响着每一个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形成了公司内外闻名的外协攻坚团队,相关经验还曾被管道行业权威媒体进行刊登。
工程外协的行业“大拿”
2021年4月,孔博昌随同所在公司整体转隶国家管网集团。身处新征程,孔博昌面对的是一种全新模式外协理念,即由原来的“矫正型”公关关系模式,顺应国家管网集团服务型企业模式,逐步改变为“服务型”等多元化的公共关系模式。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是大国管网时代,必须要走好的“大外协”之路。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深入的政策研究实践,孔博昌带领团队积极转变思想,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及时调整对外关系策略,积极主动出击,及时对接客户需求,推广管网集团服务理念。
目前,公司已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等11个政府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为工程建设创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他自己也在这个加钢淬火的过程中,成为工程外协的行业“大拿”。
在他带领下,及时总结过往经验,适时修改了《管道工程建设项目部公共关系管理规定》等7项管理规定,编制了外协作业指导手册,完善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流程、专项评价工作流程等20余项,使得工程建设外协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显著提高了外协工作办事效率。
同时,他带领团队搜集、梳理和编制了《长输管道项目建设法律汇编(外协类)》,涵盖了项目投资及核准、专项评价、服务费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满足了长输管道项目建设人员业务学习、查找资料及实际工作的需要,填补了长输管道工程公共关系外协法律的空白,成为国内工程建设外协领域的专家骨干。
甘于岗位奉献的幕后英雄
事了拂衣去,不留身与名。说的是古代的侠客,在解困救难之后,不追求名利的高风亮节。从事管道工程建设的人员,也有这样的品德。当人们在享用绿色能源天然气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这些为了管道建设四方奔走的人呢。
已经工作将近20年的孔博昌,如今依然奔波于施工前线,每年出差200天以上,对待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不计名利得失,服从安排,坚持原则,并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2021年,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和地方政府请求,为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优质环境条件和能源供应,陕京四线张家口地区支线群项目受到全公司的重点关注。
为打好此仗,工程建设外协工作的重担又一次压在了孔博昌和他的战友身上。接到任务后,他立即组织人员前往一线,协调地方政府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听取项目进展,协调存在问题,为工程开工扫清了障碍。
在孔博昌带领下,一线工作小组团结协作,保证了陕京四线张家口地区支线群项目于当年8月10日正式开工,并开创了当年立项、设计、施工、投产、见效新纪录,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保障了北京冬奥会顺利召开,也让绿色能源天然气进入到张家口市的千家万户,而此时的孔博昌和他的团队,已经奔向新的工程建设战场,开始了工程外协新一轮冲锋!(赵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