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重构城市空间?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17 16:52:46

几年前,他回老家中国台湾地区,在台南一条街的小摊门口照了一张相,48岁的他,仍能清晰地感觉到18岁时的家乡。“很多店面也许换了,但氛围还在。对于城市,我们去设想它的改变,或者它的不变,到底是外在的还是内核的,它的未来又如何去思考?”

他的事务所做的黄浦江沿岸项目,里面有一些新的构筑物,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一些历史的遗存,通过场景的重建或者重构,去回头审视这座城市。

“到底要保存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核心问题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刘宇扬分享未来街区

很多考量或许在建筑之外——比如原生的景观、生物的多样性、生动鲜活的大自然,以及它们与人类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刘宇扬看来,这种“野性”是珍贵的。

2019年,他参与了上海杨浦沿江5公里的贯通工程。“其中有一个原本要拆掉的仓库,我们通过规划分析发现这个仓库不必要全拆,因为规划道路只占仓库的一半,于是就提议在不干扰交通的情况下,把剩下的一半保留起来,重新建构它,把老的砖、结构加固保留,能够做出一个空间、与人的活动自然能够共生的新的构筑。通过这样一个打开的动作,建筑、景观活动空间能够充分结合在一起。”

而更多的城市空间改造,则在看似不经意间,悄悄完成。

在上海红梅街道一段短短300米的道路上,刘宇扬尝试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比如道路的宽窄变化——来让它焕发新生。“这是一段非常没有特色的街道,一个非常普通的社区。”他说,但这样的微更新项目某种程度代表了当下城市,尤其是上海这种超大型城市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地标项目非常振奋人心,但还有大量的普通街区的改造大家天天出了地铁回家十分钟路上,要面对很无趣的街道,我们也需要对它进行改变。”

在他看来,也许这一点点的改变一点点的优化提升一点点的绿化一点点的空间,正是人与城市的“共栖”未来。

气象学的艺术探索

与此同时,关于环境与人、与城市的形而上的思考,也在进行中。在白猫主展馆的二楼,正展出不少与环境主题相关的艺术装置。

有些艺术家通过讲述家乡污水处理站的事情,来思考自然、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些艺术家通过业余无线电的方式,去建立起自身跟卫星的关系,并把这一过程用图像声音呈现出来。

艺术在低碳和气候问题上的探索,也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许多艺术家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通过创作表达他们对低碳和气候变化的见解。这些作品不仅在审美上具有独特性,同时也能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在城市空间中,艺术作品可以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例如,一些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将环保材料和可持续性原则融入创作中,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传递了低碳理念。此外,一些艺术家的作品还关注能源消耗和废物回收等议题,通过创作激发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的觉醒。

事实上,天气作为一种媒介研究的方式,已经被许多学者探讨过。

在《天气作为媒介》一书中,Janine Randerson梳理了以跨学科方式开展气候危机的研究,以及艺术家们结合当代艺术、环境科学、实地考察等领域,探索天气或气象学为主的创作。

无用之用设计工作室主理人赵潇潇分享天气作为设计的媒介——云图”交互艺术装置

在赵潇潇看来,天气的物质属性,如风、雨、雷、电、雾、冰、雪等,也可以成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媒介。“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跨尺度的、庞大的,甚至是抽象的东西,艺术家或设计师能够以审美感知的手段,来创造一些个人跟庞大气候问题之间的感官的连接,可以让这些抽象的数据变得可视化、可感化,从而引起大家对气候问题的关注。”

从上世纪中叶起,类似的作品不断出现。

比如在《蘑菇云笼罩的世纪》中,著名艺术家蔡国强在美国的纽约内华达等地区以火药的方式制造了一系列的蘑菇云,来反思原子弹和核扩散的一些历史意义。

日本艺术家中谷芙二子在世界各地完成了九十多个有关“雾”的装置作品,包括用人造雾气营造独特的空间,让人置身于人造的天气之中。

越来越多感应天气的艺术装置甚至直接响应天气和气候数据的变化比如艺术家通过随空气湿度变化而改变尺寸的木材,响应空气中的湿度变化,以此改变开合的状态;有些装置则通过响应某条河流数据而改变自身的形态与声音。

热点会展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