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社会宣传幔源油气理论,改变中国石油工业格局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8-17

向全社会宣传幔源油气理论,改变中国石油工业格局

                                                                                 ——幔源油气理论和技术支撑大庆油田产量重上5000万吨

 

 

崔永强 1965年2月生,博士,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001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成藏机理与模式研究》,2004年于北京大学完成博士后出站报告《松辽盆地深源油气地质背景研究》,2018年发表《现代石油地质学——幔源油气理论》。

 

 

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来自《松辽盆地幔源油气理论评价研究》课题组,为大庆油田产量重上5000万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

□ 崔永强 文/图

自然科学理论、实验、宇宙探测、石油勘探开发实践的进步及其取得的成就,使传统石油地质学由科学假说提升为现代石油地质学科学理论成为可能。

由于对石油生成问题的不同认识,人们提出石油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种假说。有机成因假说即石油来自沉积有机质,该富含沉积有机质的细粒沉积层即生油层。根据生油层的差别,以有机成因为核心的传统石油地质学又派生出陆相成油理论和海相成油理论。

基岩油气藏的发现既挑战了陆相生油理论,又挑战了海相生油理论。基岩即发育于盆地基底的变质岩和火山岩,它们不具备有机成因所要求的沉积有机质。全球已超过30个盆地中发现了基岩油气。全球基岩油气藏石油储量为248×108t,天然气储量为2681×108m3。因此,基岩油气藏存在本身否定了石油有机成因假说,包括陆相生油理论和海相生油理论。

前人已经在通往石油无机成因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石油来自地幔的概念已经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

认识幔源油气

门捷列夫在1876年最早提出“碳化铁生烃说”。他认为地球深部的碳铁化合物遇到水之后,“铁或者其它金属与水中的氧反应生成氧化物,水中的氢分离出来,一部分是游离的,在氧化过程中,原来与铁结合在一起的碳也分离出来,与氢结合起来,生成碳氢化合物,这就是石油,它们一边上升一边冷却,在接受它们的地层中冷凝成液并聚集成矿”。

热点会展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